备案权重域名预定

 找回密碼
 加入我們

老鳥家電結構設計行業就業環境經驗分享[轉]

[複製鏈接]
老黑醬 發表於 2022-2-19 15:38: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章轉自機械社區


一畢業就進了家電行業,做的結構設計。當時沒有認真去想意味著什麼,想的只是能盡快在這個行業裡站穩腳跟。然而,站穩腳跟以後才發現,家電行業的結構工程師這個崗位的天花板很低很低。

你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結構工程師都是科班出身的,有模具專業的、有工業設計專業的,很多人是轉行做的結構設計,而且從業人員從專科到碩士研究生不等,絕大部分從業者基礎是不夠紮實的,知識面也不夠開闊,知識深度不夠,更多的是經驗。因為結構設計的很大一部分重心在塑膠件和鈑金件的設計,結構設計的經驗就顯得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模具設計師能夠轉崗做結構設計。而產品的外觀是又ID工程師甚至是他(她)的老闆來拍板的,因此會有非常多不合理的設計存在,而在外觀方面,結構工程師的話語權很小,除非某個外觀設計明顯超出行業極限。

前面我說過,很多從業者的技術是不夠的,雖然這並不影響他們可以繼續做下去。舉個例子,鈑金行業常用「強度」來代替「剛度」,在很多人心中並不清楚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再比如,一旦牽涉到轉動部件,少有人能夠把轉動慣量和運動受力分析清楚,以及,能說清楚運動學和動力學區別的也是少數。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結構設計是近幾年家電行業興起才造就的交叉崗位,產品的外觀需求催生了這個崗位的誕生(幾年之前在招聘軟件上搜索「結構工程師」,搜到的全是土木工程方面的崗位)。結構設計是機械設計的一個小分支,主要工作是要在ID設計的基礎上完成產品的部件設計(有時需要反饋ID設計的問題),主要部件包含塑膠件(工程塑料、發泡塑料等)、鈑金件(作為大產品的支撐骨架、彈性件)、壓鑄件(鋁、鋅、銅、鎂合金等)、少量傳動件、緊固件以及各種各樣的背膠密封件等等。技術側重點在於模具的可加工和產品的可成型(修模很重要,要懂模具品的不良和造成不良的原因),還有部件的外觀工藝(模具的蝕紋、鐳雕,塑膠的噴漆、絲印,鈑金的噴砂、噴塑、噴漆,以及各種logo的外觀等等)。此外,結構工程師還要懂得電學、聲學、光學等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散熱就不說了,是本專業的東西),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懂得選擇合適的材料,採用合適的結構和加工工藝,並且懂得相關PCB、speaker、open cell、聲腔等等相關的設計需求、加工工藝和與結構相關的部件管控標準。

除了上述基本知識以外,熟練的3D、2D軟件的應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懂得曲面造型、協同設計等等,近些年,3D工程圖的應用範圍和軟件的成熟度在進一步提升,將來完全取代2D軟件不是夢。隨著CAD、CAE的普及,產品的設計和校核(有限元結構分析、散熱分析)會越來越不依賴經驗而推廣(--崗位也會細分)。

以上說的都是硬知識,還有很多軟素質。結構件牽涉到的上游加工商從業者很少有高學歷人員,而且加工方關注的利益點與結構設計師一定不同,導致每個環節結構設計人員都要參與把控,才能把自己的設計意圖和加工方的加工能力綜合考量,最終做出符合品質要求的模具、產品。通常來說,ID工程師、結構工程師和模具工程師的3D圖都會或多或少存在差異。如何清晰、明確又可控地把想要的產品效果傳達給供應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此外,產品的品質管控標準也要非常清楚,甚至需要在產品設計之前就要做到心中有數,哪些是一定要管控的,哪些是可以暫時擱置的,哪些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從根本上來說,產品設計的本質是在成本可控的基礎上做到最高的良率,滿足出貨條件。如果成本過高,公司可能並不會開發這款產品,尤其是快消品行業,成本因素非常敏感。

前面說了很多從業技能的問題,我們再把視角拉到高處,看一下結構設計在整個機械行業中的位置。機械行業範圍極廣、深度又極深,幾乎每個分支之間都有比較高的跨越障礙。因此,想從結構設計轉到自動化、工業機器人領域是比較難的(大牛不在此列),首先行業的知識架構體系不同,技術要求也差別很大,行業關注點和設計思維也有差異,很少會有公司願意招一個沒有行業技術的人耐心培養幾年(應屆生除外)。

雖然跨分支很難,但是做結構設計積累一定經驗之後,跨行業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鈑金、塑膠的應用領域非常廣,行業之間雖然要求有差異,但產品成型流程還是非常相近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我們

本版積分規則

备案权重域名预定

4um點擊跨境網編創業社區

GMT+8, 2024-11-27 14:19

By DZ X3.5

QQ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