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用三種方法來推斷死亡時間:屍僵、屍斑及屍溫。偵探小說家經常利用這種推斷把故事情節描述得栩栩如生,你可不要完全相信。因為屍體現象受許多因素的影響,
; n& l3 l4 q' x6 y- H7 y4 h2 I 如環境的溫度、屍體的體格、運動程度、是否飲酒、是否用麻醉劑等方面的影響。 9 A7 h; `& J+ \1 ?: s& w s+ L( O
屍僵一般於死後l一3小時開始出現,最初出現在顏面部和眼肌,隨後擴散到軀幹的上下肢。12小時後,屍僵達到全身。屍僵持續6小時左右開始緩解,屍體恢復變軟。 屍斑的出現也有一定的時間規律,死後血液循環停止,最快半小時後,血液因自身重力墜積於屍體的底部血管,該處皮膚現出紫紅色的斑痕,像瓶底的紅酒,這就是屍斑。屍斑最晚在死後410小時內出現。它的顏色持續時間很長。如果一個人死後仰面躺在床上時,屍斑應在他的背部,如發現屍斑在身體的前部,說明屍體被移動過。
# T+ z" ]. Z# L+ p" _" ` 第三方面是通過屍體的溫度來判斷死亡時間。死後體內停止產熱,屍體的溫度大約每小時會下降1度。肌肉組織和環境的溫度對屍體溫度影響很大。胖人的屍溫比疫人的屍溫降低的慢;溫暖室內的屍溫比寒冷室外的屍溫冷得慢。
& n F! T0 I' d8 N6 r- g! B( d" Z/ L# s
下面的公式常用來推斷死亡時間: 2 [& a8 } H8 _, Y3 K8 J& z
! @/ H: ^6 ]7 F" T/ x (常溫(98.6oF)一屍體直腸溫度)l.5=近似死後經過時間
6 S2 a4 }! s/ w* I, b1 Q0 m/ {/ j( [& G% Q9 F5 ]8 E5 l
面部及四肢發涼、屍斑、屍僵開始出現,其死後經過時間為1~2小時。 1 k$ b# s+ t# ?- l; n
; g2 R8 ~9 V* L4 N1 q. X) o3 h+ { 屍斑呈片狀分佈,屍僵大部分出現,其死亡時間經過3~4小時。
n6 }8 I, ~0 N6 ?8 A
7 w, ?3 R+ x; s8 D1 {- e 屍斑融合成大片,屍僵全身出現,角膜微濁,嘴唇開始皺縮,用縮瞳劑、散瞳劑滴眼,瞳孔仍有反應,其死後經過時間為5~6小時。
7 c. l J% T9 m: F( |' R# X+ z1 w [8 s2 ~
屍僵高度發展,指壓屍斑能完全退色,角膜高度混濁,眼結合膜開始自溶其死後經過時間約12小時。
; W+ U8 Q$ ~$ G! t% G
5 | R" m! Y- U; X 屍斑能全部壓退,羊皮紙樣斑形成,角膜高度混濁,鞏膜黑斑出現,口腔粘膜及眼結合膜自溶,其死後經過時間約24小時。 ; [+ n4 R- m4 p' J1 j7 x& }
, O0 c! @+ M5 b& h
上述幾種屍體現象出現的時間,是以春秋季節為基礎的,夏季則加快,冬季則變慢。 - E1 t2 O( {- D, G* S" [0 o
1 A4 D' m) g0 Y 腐敗性腹部膨脹,在春秋季節於死後8~10小時,夏季於死後4~5小時,冬季於死後48~72小時開始出現。 1 T9 d# u& L4 H0 M6 P( u# P( o: y
: M1 D4 c# T( G2 k& ^& A
腐敗綠斑,在春秋季節約於死後24小時,夏季約於死後12小時,冬天死後72~120小時開始出現。 ! A7 P6 ?% @6 l- z2 ~; U2 ~
, n, ~6 x$ u8 N6 c
腐敗血管網,在春秋季節於死後48~72小時,夏季於死後1~2天,冬季約於死後7天開始出現。 & r' C: C: X2 U" a% }; x$ W( N W
9 s8 ]0 n/ e! I1 r7 N( l( m 頭髮易於脫落和腐敗水泡現象,在春秋季節於死後3~5天,夏季於死後1~2天出現,冬季一般不出現腐敗水泡。 . ~) M, Z* x* ^/ N7 t' |6 O3 P
2 _/ o) X& \' n( I9 u 腐 敗巨人觀,在春秋季節於死後3~7天,夏季於死後2~3天,冬季於死後15~30天開始出現。
; U/ v" ^7 x6 Q0 A( E; j% D+ H2 D- [, T, o% N
在盛夏季節,屍體軟組織液化消失僅存屍骨,需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有蠅破壞的情況下,時間更會縮短。如果所檢屍體在水中,則還有些屍體現象供推測死亡時手腳皮膚泡軟膨脹,呈白色皺縮狀的現象,若出現於手掌、腳掌處,則死亡時間在4 小時左右;若出現於手背、腳背處,則死亡時間於48小時左右。 手腳皮膚脫落呈手套狀的現象,若是出現於夏天的屍體上,其死亡時間為一周左右;冬天為一月左右;春秋天則為2周左右。 - T8 a* c" y" u" \
, u+ a! X, @ N' v# f% B% [
腐 敗巨人觀,在春秋季節於死後7~10天,夏季於4~5天,冬季於1.5~2月出現。 ) ~) K6 ?& m z: d/ T" i0 @
, w" O9 I! X+ v: {: x8 x7 Z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屍體現象的發生和發展受到各種條件制約的,在判斷具體的死者死亡時間時,應當結合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和推測,絕不能對任何一個數據生搬硬套。 1 c3 l1 k3 y. i7 g6 d- Y% d9 e
3 ?: d1 J$ ?9 }# I- Q- K0 v
胃內食物在法醫學上有其獨特的意義。法醫工作者既可以根據胃內食物的種類和成分,推斷死者的進食地區、生活習慣和經濟狀況等情況,為偵查破案提供線索;還可以根據胃內食物的消化程度和排空程度情況,推斷死者最後一次進食到死亡的大概時間,為推斷死亡時間和死者生前的活動範圍提供科學依據。 0 }, E& _) q/ @8 g0 y
# A5 s4 y L: J- s 實踐表明,胃內食物消化和排空程度,取決於食物的性質。以米飯、蔬菜類食物為例,如果飯粒、蔬菜外形較完整,乳糜減少,只有少量食物進入十二指腸,則一般應當是在飯後1~2小時內死亡的。如果胃內食物全部成乳糜狀,只有極少的飯粒、蔬菜殘渣,食物已進入大腸,則大約是在飯後4小時死亡的。胃內食物已全部排空,或者僅殘存如青菜頭粗皮纖維、海帶皮等硬質蔬菜皮,則在飯後4~6小時死亡。如果胃內容物是肉類或油膩重的不易消化的食物,則進食至死亡的時間的推斷應當相應延長。
L/ Z5 D8 l2 z6 X1 G7 A; {* p; S) F9 D) Q3 c4 R; C
運用胃內容物消化和排空程度來推斷進食到死亡的時間,應當充分考慮兩個因素:一是不同的人的消化能力和腸道推進食物的速度是有差異的;二是人死後胃腸蠕動和消化酶的作用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使食物繼續推進和消化。這種情況在屍溫下降緩慢時更為明顯。 1 \3 P9 S2 d3 w, F
# e* `( ]# e/ K
根據膀胱內尿液的多少推測死亡時間
; z" g' E# _6 D8 |6 g5 C& Z
& Y8 g: w- t3 K$ E) [" A 在夜間死亡的人,還可以根據膀胱內尿的充盈程度來推測死亡時間。按照常人的習慣,睡覺前要排尿,如果屍檢時見膀胱內尿量甚少,則可能是睡後2~3小時內死亡;如果尿量甚多,則可能是半夜死亡。只是這種情況偶然性較大,所以只能作為參考,而不能僅憑此來判斷死亡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