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篇前輩級人物的回顧,作為新手,我也來湊湊熱鬧,談談我是怎麼入行的,並展望未來。 / U6 f+ D5 G5 W3 r! s* k4 Q/ k/ f
由於我工作上的原因,真正接觸互聯網比較晚,是1999年才接觸的。其實我很早就對互聯網產生濃厚的興趣,美國剛剛提出要大力發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時候(1993年)我就非常感興趣,那時候《參考消息》每天都用整版整版的篇幅追蹤報道美國在這方面的動態,其報道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印象非常深刻。不過當時是怎麼也沒有預料到互聯網會發展得如此迅速,更沒有預料到個人是如此容易參與互聯網的。畢業後由於上網不方便,也沒有在這方面太注意,以至大好時機,失之交臂。 & t5 T$ `% W( }! C5 _0 Y5 A; }
直到1999年才開始上網,次數也很少。那時候有人開始做個人網站,也不知是拿來做什麼的。後來知道一個三幾百訪問量的站一個月能賺三、四十美金,我便決定做網站。當時考慮得比較簡單:既然三幾百訪問量能賺三、四十美金,那麼一萬訪問量就能賺一千美金了。那時候華軍、高春輝等人的站流量已經上萬,既然別人能做到,自己也可以做,就算做到一半水平,考慮到上網人數越來越多,上萬流量也不是不可能的。這時我上網時間累計不超過30小時,又沒有太多可以參考和交流的資源,有點找不著北,時間也沒有,所以發展得很慢。做了半年,直到2000年5月網絡泡沫開始破滅,才有200多的訪問量。所以整個網絡高峰並沒有給我帶來真正的利益。
8 q. W) z7 @7 t由於上網的不方便,信息極不靈通,根本就不知道其他人在大把大把地賺美金。仍然抱著流量就是美金的觀點,直到網絡泡沫破滅的時候,我還決定加大在網站上的投入。當時的想法是:上網人數將會迅速增加,幾萬流量都可以做到,全世界這麼多人,一個月賺不到十萬都可以賺一萬。當時我就覺得要做國外廣告才有利潤,所以開始就想做英文網站以便申請5-10美分的C2N。我也意識到泡沫破滅廣告價格肯定會下跌,但最糟糕也不會跌到1美分,就算1美分,利潤也是很巨大的。對價格的看法現在看來這是我當時最大的錯誤,事實是跌到1美分後就沒有下跌空間了,如果有0.1美分的CPC都做得過。判斷錯誤的原因是由於信息的缺乏,對整個網絡廣告體系缺乏認識,仍然用傳統經濟套網絡經濟。
$ @& \+ Z! }8 G& T% j' c. e( n T網絡泡沫的破滅沒有阻擋我的步伐,到2000年7月我終於有充足的時間上網和做站了。在可以說是孤軍奮戰的情況下,歷盡艱辛和上當受騙,流量終於上去了,也終於拿到一個月超過一千人民幣的廣告費。在國內利潤無法滿足的情況下把目光更多地轉向國外,11月我摸到了CJ、LS、BF的門口,12月從別人那裡知道了點評(WEBADS),2001年3月任點評的斑竹。點評使我對個人網站(不單指廣告)的認識產生了深刻影響。當時有些帖子可能很多人不會在意,但仔細研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所以到現在我有時候也會回老論壇看帖子(怪僻!呵呵)。由於認識的深入,就憑我那一萬流量(嚴格來說,5000IP不到),一個月都有一千多美元的收入,連FLYCAST、C2N都看不上眼,網絡廣告終於給我帶來了所期望的利潤。到2001年5月,隨著網絡泡沫的最後破滅,一切又回復艱難。
! C1 B, m. ?' `9 C5月-11月,無奈和彷徨的半年,閉門思過,期間也做些用中國流量做國外廣告的嘗試,收到一些小票,沒什麼意思。
- G5 D$ n0 ]% x- P11月開始出現了新的轉機,看到了新的希望--做國外流量。這其實不是新觀點,在5月的時候很多人都說要做國外流量,但做國外流量談何容易啊,現在不知有幾個人做到了?
- G: J: _3 D3 f. `# K; U7 N% g) g從11月到現在我花了許多時間去瞭解互聯網發展的動態、研究國外廣告的利潤空間、尋找做國外流量的方法。隨著認識的深入和做站技術的提高,使我意識到網絡廣告仍然有巨大利潤的,國外流量也不是不可以做到的。我現在的情況看來就跟2000年7月的時候一樣:沒有流量,但認為網絡廣告有巨大利潤,所不同的是現在的流量是指國外流量。
0 @$ h' R9 j" k% l6 Y. |6 A" r$ m: `$ D, i4 ^5 C% y0 p X; s
展望未來個人網站的發展,我認為主要有三種:
- G2 p5 {) ]; k: h; p4 d一、期待型,期待網絡廣告的復甦再撈一把,以特大型網站為主。但一般認為網絡業幾年內都不可能恢復到2年前的投資水平,所以我不看好。我的站雖然不大,但到年底達到100萬PV應該問題不大,以後利潤有多少,心中沒底。 6 c- [$ R+ F7 N8 j
二、專業型,做專業的垂直網站,以做國內的廣告為主。現在已經看到不少成功的例子。但個人認為利潤空間太小,所以也不在我考慮之列。 8 R' c( [ [+ A0 l# z$ r ^; [
三、進取型,從原來做國內流量向做國外流量轉型。我看好這個。 - _5 J8 r2 D+ E) O& x) U/ Y7 w: `
四、混合型、以上幾種的混合。 ' f' f y" o+ t7 I( J$ u. B
當然還有以賺網費為目標的小型站和不以賺錢為目的的興趣型網站。
4 s( g# J& i! w$ z
% q5 v$ `! B2 E, h" x/ U" m# Q" U8 O0 B現在著重談進取型網站。 : J, h8 d9 v8 O, B5 I! V/ T6 U6 I5 I
一.有歐美流量之後能賺多少?種種跡象表明歐美流量做廣告收益還是不錯的,如果放的廣告對口的話,甚至SALE的收益比CPC的還高(根據某些廣告商的統計數字得出的結論)。做SALE的一個好處是廣告費基本上是沒有限度的,因為廣告商真正賺到了錢。 ) @' y* R, a! D4 f) x$ @- [ N
二.做歐美流量能做多大?統計數字表明北美現在上網人數達到2.5億,歐洲1億多,相比之下國內網民只有3000多萬。巨大的歐美市場(呵呵,我們平常聽慣了「巨大的中國市場」)可供我們盡情發揮。 0 o0 ]4 A7 P3 ?
三.做歐美流量能做多久?只要有互聯網、只要有網絡經濟就有廣告做,最壞的打算就是做SALE,何況在歐美做SALE也不壞,而且基本上不受網絡泡沫的影響。 9 Z7 Z/ ]3 _3 k, x
四.做歐美流量有多難?語言是最大的障礙。但通過比較,我發現除了語言障礙、不能做S站外,其他統統是咱們中國人的強項(大家可以慢慢玩味一下我這句話的含義)。語言這個問題正面攻克不了就繞過去。
6 Q" Z5 ~+ b8 ^% b) x3 k
: r r0 L0 C* U) G- t r# Q0 R其實只要你能做到1000純歐美流量(講中文的不算)就說明你已經掌握了方法,剩下的就是花時間去提高效率和擴大規模,隨著時間推移1千、1萬、5萬地做下去,只會多,不會少。可以預料3-5年內將會出現中國人做的十萬級甚至百萬級歐美流量的站點群,希望其中有我的份(呵呵)。
, \/ N+ q! T& t1 t0 Q
! K6 c2 z% W5 v) ]觸網三年,真正做站也近兩年,歷經了互聯網發展的風風雨雨,總體評價是失敗,不過我是一點都不後悔,反而後悔去年5-11月沒有做什麼有益的東西,浪費了時間。最後奉勸各位有條件的話盡快轉型,在印度人(他們有語言優勢)大規模出現在互聯網之前佔據有利位置。
$ G1 w! b* x2 q8 Z/ @1 w# t/ ~! @$ s( k 原創: 美圓兵團 轉載發佈:道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