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裡撈出一根「金稻草」
/ n2 J1 _8 G4 T$ i. W/ J; }( |8 y$ y8 d! [' Q
邱文欽一邊承攬著自己的裝修工程,一邊在四處尋找別的賺錢門路。1991年冬天,機遇終於光顧了誠實肯幹的他。
5 d0 A( N+ G# k5 T3 J& _+ y& p+ Q3 ?8 r5 Z! W- T
這一年,邱文欽一個在深圳市東園路開名片印刷店的老鄉因生意不景氣,欲將名片店轉讓出去,轉承費只要三四千元。經過一番市場調查,邱文欽大膽地將這個名片店接手承包了下來,和店子一起接過來的還有原來店裡的2名員工。
* E4 w- o; c( }& `# R
2 J3 h, n4 x- R, h' k* a9 o 這是一間只有7平方米的小店,一台破舊的手搖名片印刷機就是店裡全部的生產設備,但邱文欽卻是興奮異常,因為這是一間屬於他自己的店子,第一次做老闆的他被創業的激情撩得激動難抑。, I; H' [6 F9 l4 m* [2 z
1 B4 Z5 n7 E3 M( R$ R 店子所處位置不錯,然而生意卻不景氣,邱文欽認為主要是員工責任心不強、缺乏主動性造成的。於是他馬上制訂一種激勵制度:規定員工每聯繫印刷一盒名片,就在原有工資的基礎上提成10%。此舉一出,2名員工也一改以前那種得過且過的工作態度,每天想方設法為店裡聯繫業務、招攬生意,同時也為自己增加了收入。不久,邱文欽名片店的生意做活了。
3 {, Y" h4 ]; j0 H7 n( P1 m, n3 g
* H% V: Z4 u) c! E7 |) A 但由於名片店裡機器設備老化,每天無論邱文欽怎麼緊張,最多也只能印製二三十盒名片,除去成本、房租和員工開支外,也就所剩無幾了。他想更換設備,來提高工作效率,但他一打聽,更換一台新的名片印刷機器,差不多要上萬元,而邱文欽一下子又拿不出這麼大一筆錢,這使他又犯了愁。
7 i5 [$ a' P) j. e& G- G$ u4 F/ T( | ^- G1 {0 t
一次,一位文具店的業務員來給他推銷名片紙,隨身的挎包裡還插著一大包鋼筆、圓珠筆及其它文具。邱文欽看到這些東西眼前不禁一亮,他想:自己可以一邊印名片,一邊賣文具,這樣兩不相誤,並且在名片店裡賣文具也挺配套的。說幹就幹,他利用自己精湛的木工手藝,在名片店的內牆一側,做了個精緻的文具售貨架,再裝上透明玻璃,一個漂亮的售貨架立馬就成了。開始的時候,邱文欽只是在這名業務員手中購進一些文具,零星搭配著賣,誰知到月終一結賬,他竟然發覺,自己零零碎碎賣文具賺的錢,已經超過了每日辛辛苦苦做名片賺的錢!3 j6 X) [! P4 D A: e. @5 k: W% N$ T
* x3 T) w0 R) s! r3 b 邱文欽不禁驚呆了!他馬上意識到文具這個小行當裡蘊藏著巨大的利潤空間。但是讓一個文盲去賣帶有強烈文化色彩的文具用品,能行嗎?邱文欽開始心裡也直打鼓,可他後來轉念一想: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自己認準了,就一定義無返顧地走下去。再說自己雖說沒有文化,但可以請一些高智商的人來給自己出謀劃策,以人之長,補己之短,相信是可以克服自身缺陷的。如此一想,邱文欽的信心就更大了。
8 k. q: ~7 J/ R. z! Y
3 ~% a# H: E" d# p 1991年正是深圳大發展的黃金時期,各種各樣的公司、寫字樓一家接一家地開。文化辦公用品的需求量很大,文具市場前景廣闊。經過這一番仔細調查,更堅定了邱文欽挑戰自我的決心。" H- i; z5 |( ~
0 g$ U! I' x9 f* z9 K) F 1992年初,他將手中僅有7000元錢全部拿出來,用來批發一些新潮、適用的文具用品。此時,製作名片已退至副業,賣文具一躍成了主業。不到1個月,邱文欽所進的文具被銷售一空,賺的錢也是以前的好幾倍,邱文欽暗暗慶幸自己選准了路子。於是,他開始週而復始地進貨、銷貨,慢慢地熟悉了文具這個行業,店裡的貨也越進越齊全了。到了第4個月,手中已有了2萬多元存款的邱文欽為了擴大經營規模,他又將名片店隔壁的一間10多個平方米的髮廊轉租了下來,自己裝修一新後,成了一間文化用品專賣店。- S' n3 l, D+ g% `4 r1 s% F
6 A3 {6 c% k+ t+ m 天下原本沒有路,在荊棘叢生的地上踐踏的次數多了,腳下就有了一條路。在商海裡反覆篩淘,邱文欽終於找到了一根足可以讓他發家致富、安身立命的「金稻草」。
% j% s `, K S# s6 f5 k; P0 P0 _% z# x3 ~" j- U
又經過1年多的磨練,邱文欽的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資金積累逐漸增多,進貨渠道也越來越廣,並取得了韓國、日本等七、八家國外文化用品公司的代理權。加之他有深圳大 企業 做穩定的用戶。自然而然,他的業務量飛速上升,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 d: N1 b$ h/ ^6 a1 t1 a* Q( o. I" \1 A
人為我用,敢賺深圳一個億
* q# P3 S3 J2 q3 S3 W
. Z" ~( n5 I6 x2 c& e. }1 l 「不管大步小步,都要領先一步」。這是邱文欽的經商之道。1990年,深圳超市經營最先由香港百佳引入。「超市」的自選特點給了消費者較多的自由選購空間,從而使顧客盈門。而當時在中國還沒有一家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有名氣的國際連鎖店。* a2 ?( A+ ]1 b2 t/ u
8 w+ I3 { c+ q' Y5 g7 I! q 當時我國文具行業也正面臨著大好 商機 :其一,當時從百貨零售領域剝離出來自成一體的文具行業已成為一熱門的產業;其二,特許經營加盟連鎖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新亮點;其三,隨著國內經濟及文化教育的發展,必然令文具市場呈現出旺盛的消費勢頭,整個文具行業將進入一個穩步發展充滿機遇的朝陽時期。
! d {) {2 `) C" q; P( D7 Z5 n# Z! q4 T4 ? W
經過這麼一番分析,邱文欽敏銳地捕捉住了這個商機。1993年,邱文欽開了自己第二家文具分店。到了1994年,一年之間,他又一口氣開了4家連鎖分店。1995年,他註冊成立「都都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從1993年到1995年3年間,「都都文具」的超市連鎖經營方式給這個行業吹來了一股新風,極大地攪動了這個市場,「都都」專業文具小超市在深圳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R" O" {; @0 c: y$ ~2 G
9 Q7 \0 h- ]8 b' u3 e p# J 他在創連鎖店的過程中,邱文欽始終從服務、質量和市場的每個環節做起,並在管理上不斷上檔次、實施管理創新。他的理念是:現在做生意,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消費者的需求為第一需求。以前的文具店過去是在百貨公司的櫃檯裡等客上門,而不主動送貨上門,提供服務。而「都都」文具不但在經營中為顧客提供主動的服務,邱文欽還從提高服務質量入手,培養員工的服務意識,嚴把進貨質量關,經營的貨品必須是正規產品、正規品牌,從不允許假冒偽劣產品在本公司出售。靠著消費者良好的口碑逐漸樹立起自己的形像。. K) w' y# z# A3 |& l8 F0 i
9 B4 j0 F$ P! ?9 b 邱文欽還在價格合理化、品種齊全化作文章,做到所有連鎖店價格統一,明碼標價;顧客只要走進「都都」文具店,就沒有買不到的文具來作為要求自己的標準。作為全市文化用品行業最早送貨上門的公司,為了在競爭中取勝,送貨曾送到深圳寶安、布吉等較偏遠地區。靠取信於顧客的信譽和質優價廉的實惠,一步步打開了深圳市場,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 k" `. A, j9 v$ }2 }$ m1 d1 Z, G) y+ O: x& [
「都都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成立後,只有25歲的邱文欽為了使企業有更長遠的發展,就開始在管理上下功夫,並制定出一套先進科學的管理方法。1 ^' k( H8 }5 A
2 p: A# b3 g$ q6 a 「開好中國第一文具連鎖店」,是「都都」的經營目標。而人才又是一個企業的靈魂。邱文欽知道自己沒有什麼文化,但他卻懂得利用別人的文化為自己賺錢。在公司成立之初,邱文欽就開始聘用總經理,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從而杜絕了「家族式企業」中的種種矛盾。此舉在當時的深圳民營企業中還是很少見的。在用人機制上他也實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策略,哪怕是家鄉的親戚求職,如果沒有能力,也只能做清潔工。如今,公司員工結構中,不乏博士、碩士等高級人才。同時,為適應 企業 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
; @) }& }; H" r; N: _
. n& Z8 D+ X ~* ? 2000年初,「都都」文具與黑龍江財貿學校簽訂了人才培養協議,專門開設「都都班」,邱文欽這個沒上過1天學的鄉下窮崽子,卻受聘兼任該校名譽校長。今年初,「都都」又與分佈在全國的另外3所商業學校簽訂了人才共同培養協議,開設「都都班」,為「都都」培養後備人才,為「都都」全國拓展計劃做好人才儲備。
9 a% j1 f8 x' ^4 m' r1 W) X' p) c% K) R5 R" \ V
到今天為止,「都都」文具已在深圳開了33家連鎖店,在北京開了1家分公司,員工已發展到600多人。銷售產品從價值幾角錢的鉛筆頭、橡皮擦,大到價值數10萬元的投影屏幕、投影機及整套的辦公自動化設備。公司的總資產已過億元!) j; A8 g7 L8 }! W4 Y! c0 g- J9 N
7 G1 X( R& R" ~, O" U+ x6 l) G& m$ C
今天,說出來也許很多人不敢相信,擁有億萬資產的邱文欽,除了自己為提高工作效率配備的一輛國產別克轎車外,在深圳連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沒有,一直到現在仍是與員工一起住在租的員工宿舍裡。每天晚上老闆和員工的呼吸甚至都可以連成一片,凝聚成一種戰無不勝的團隊精神!對此,邱文欽十分誠懇地說:「一個真正關心自身發展的企業,首先要從關心員工開始,企業只有把員工的利益與企業利益同一化,才能真正獲得員工的認同與追隨。『都都』文具雖然是民營 企業 ,但它不是我一個人的,它是社會的,是員工大家的。我買房也要等到能夠使全體員工都能在深圳住上新房,等到『都都』建起自己的『都都大廈』!」: t$ b5 _& I& O/ d
* K% W9 E/ d% f0 e) ]% {" Q; ~ 做這一切,邱文欽並非自我標榜。早在1995年, 企業剛剛起步的時候,邱文欽就捐款24000元幫助家鄉人安裝上了電燈。想起當年父老鄉親為自己籌集240元路費,送兄弟倆上路的情景,邱文欽心中就湧動著一種無言的感激。昔日的滴水之恩,今天當以湧泉相報!1995年教師節,邱文欽資助舉辦了「都都慶祝教師節有獎知識競賽」活動,沒有上過學的邱文欽對教師充滿了崇敬與熱愛。1995年國慶前,「都都」又舉辦了「祖國在我心中」有獎知識競賽活動,以此激發當代青年人愛國之心。1995年,邱文欽又投資80萬元,在陸豐老家修築了一條公路,為家鄉父老造福。% V* D$ H9 Q1 n% q2 M3 k
4 |( m3 S3 B- z2 U7 Q/ X 一個文化辦公用品企業不能沒有自己的企業文化。「都都」在起步之初,就全面實施導入「CI」管理理念,連鎖店開到哪裡,「都都」店面招牌的主純色調就刷到哪裡,這同時也是一個良好的戶外形式廣告。不僅如此,每天早晨「都都」員工都要上早課,「都都」早課必讀裡有一條「講禮貌、講道德、講業績、講正氣」。對於此邱文欽說:「正規的教育我接受得非常少,但我努力、勤力、求知,我把品德看得很重要。對於 企業 ,對於員工也是如此,所以要求員工要講正氣。」
: S2 n, B' J( m$ k1 M
* d0 h& n. J, a) v7 w 從邱文欽的系列行動不難看出,他早就把自己從一個原來僅僅是自我發展的生存意識而進入到「服務社會」崇高社會意識。邱文欽目前是深圳市羅湖區政協委員,發展企業的同時,邱文欽也積極參政議政,為中小 企業 的發展向政府提出了很多良好建議。
6 V _# y. |: e k$ A
4 G/ A% }1 t. f" j9 P' k 10年風雨創業路,邱文欽在文具這個不起眼的小行當裡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大業績。從一個目不識丁的小木匠,一躍成為名震中國的文具連鎖大王,這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一個創業奇跡。他成功的背後,可以給我們這樣的啟示:成功企業家不一定都是從大學學堂裡培養出來的,有不少是在社會實踐中磨礪出來的。一個人,無論他的文化有多低,只有他敢於挑戰自我,照樣可以獲取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