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朋友都知道Conversion Rate(轉化率),也知道雖然這並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標準度量,但它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它代表著我們商業目標的實現。例如,如果你認為網站最終訂單的生成為真正有效的轉化的話,那麼conversion rate就可以被你定義為一段時間內訂單生成的數量除以網站流量(visit),這個比例的上升將直接意味著你更多的收入。 0 \! n* E( i5 P0 Z. D 不過,今天我想討論的,並不是上面的這個「終極」轉化,因為影響這類轉化的條件和決定這類轉化的因素有很多,我們得寫一本書來進行討論才有可能說清。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類最平常也最讓人疑惑的轉化——從廣告到網站的轉化,或者換句話說,是從點擊廣告(Click (Ads click))到訪問網站( Visit (session))之間的轉化。在講這個conversion rate之前,我先囉嗦兩句聊聊post click metrics。 X7 `. J2 ~- @# w* x9 k( ]# z
廣告效果監測的「後click」度量(Post Click Metrics)
傳統的對於廣告效果的衡量辦法仍然大行其道,但是已經很不科學了。這麼說是負責任的。由於傳統的廣告衡量只用兩個基本度量,impression和click,以及有這兩個度量延伸出來的一個復合度量——點擊通過率(或稱點擊率,click through rate,即CTR),因此很難通過數據之間的結構性分析來進行更深入的解讀。此外,更不用說impression和click存在先天不足——impression的意義僅僅存在於廣告主衡量publisher有沒有按照他們的期望來投放廣告,但絕對不代表著受眾的真實「印象」,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稍微有些上網經驗的,已經完全潛移默化的對廣告「視」而「不見」了。click的意義顯得比imipression要重要一些,因為點擊行為可能表明了被激發出來的興趣。但大量的誤點擊和點擊欺詐的存在,也使click這個本該成為經典的基本度量,變得極不純潔了。 - w. U, m& G1 ~5 [5 U2 Y8 T
6 _8 ]% O. a; z2 S1 u! @& N 無論你用Omniture,Google Analytics還是DoubleClick的spotlight來監測conversion rate,都會面臨監測代碼位置影響最終數據大小的問題——或者說,這根本就不是問題,而是你如何取捨選擇。9 X. h# S6 w4 D' x
流量欺詐(影響程度:劇烈)
並不是所有的點擊欺詐都會影響到conversion rate,但在中國,往往會。因為中國目前的emu總是相對低技術含量的。最典型的流量欺詐就是點擊欺詐(click fraud)。點擊欺詐作用在廣告主的廣告上(廣告端),通過大量機器刷新或者trigger等方法使click監測代碼重複計數,使其報告數值劇烈升高,這樣廣告主會被欺騙認為廣告獲得了極好的效果——高click,高CTR。(但我在以前的文章已經說明,高的CTR不是效果,而是反效果,是陷阱。)由於低技術含量的emu,click升高了,卻「忘了」讓visit升高,導致conversion rate極為劇烈的下降。+ P4 e/ w9 {+ D6 ?0 e; _
你會問,既然能讓click升高,那怎麼會「忘記」讓visit升高呢?其實,這不是真的忘記,而是因為click和visit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度量。visit是unique度量而click不是(unique click才是),因此在進行點擊欺詐的時候,某些publisher會升高click,並且同時升高頁面上的pageview,但要想visit也升高,就該多費出點兒努力了。- j+ F. f! H# n
因此,conversion rate是一個非常好的監視click fraud的指針,尤其是在你無法獲得unique click這個度量的時候。) r5 P E" N7 ~. p' C